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板打蜡

深蓝汽车往车机开屏塞广告, 委屈道歉依然彰显无知

发布日期:2025-05-29 20:05:14 浏览:37375

我有一袋新产品,是好吃的糖果,可以推开别人家的窗户扔进去吗?我可以走在路上突然翻开别人的包包塞进去吗?时至今日,还有企业“好心”这样干,车机广告强制弹窗满屏,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广告伦理基本无知

媒体报道5月27日晚,深蓝汽车官方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今日,我们关注到部分车主反映车机系统开屏的权益提醒信息影响了用车体验,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官方还表示,此次权益信息的推送,本意是希望感恩回馈深蓝车主,提醒已购首任车主查收深蓝S09专属购车券……未来不再通过车机通道给用户推送权益提醒。随后,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转发此文并再次道歉:我们内部已经进行了流程的优化确保未来用更好的方式,向大家告知深蓝汽车的福利信息。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近期还因“员工买车可离职两个月”的言论而受到关注,不过此后他在一篇长文中称,没有淘汰员工之意。

往车机投广告,深蓝不是第一个,已经是第N家车企如此了。从官方微博的用户留言来看,基本上都筛下了一片叫好之声“点赞”“知错就改是很好”“希望能及时收到福利信息”“深蓝大格局”“深蓝这波态度满分”。

我认为,从技术发展脉络来看,新能源智能汽车已经具有了和移动终端相近商品属性与软件规则。因此,企业决策层“顺理成章”地把手机APP推送规则移植到汽车车机的推送上,就显得很符合技术做法。

然而上述思维恰恰暴露了企业在基本伦理的狂妄无知,也是对用户私有产权的轻视和践踏。因为车辆销售之后,企业和车主之间的维系关系,只能限于保证车辆运行稳定比如维保、OTA和数据上传等方面,除此之外,本质都叫营销。

车企强化控制权的恶果

车主对车辆享有完整的物权,包括对车机系统的使用权。企业未经允许通过远程控制植入广告,实质是对车主物权的干涉推送行为已经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物权和合同的规定,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及私有财产权的侵害。

何况,企业给车机推送的,也只能是关乎系统、软件、升级方面,是保证车辆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内容。且在形式上绝对不能打扰用户用车体验,更别说关乎驾驶安全注意力的启动、驾驶、泊车等过程。用户即使不关注,也不会被强制要求关注和点击关闭屏幕。用户即使不理会,也丝毫不会影响使用。如果真是紧要通知,也应该首先在客服电话和手机端进行提醒,而不是直接侵入到车机端占据满屏。

侵入车机系统,彰显的是企业即使在销售之后,对车辆仍然具有高度控制权,可以按照企业自己觉得的“重要信息”来掌控用户的使用过程。从上述回答就能看出,企业方依然觉得这些是“福利信息”,应该给用户分享,不让分享,真的好委屈哟。

数字化侵入不可小觑

如此对客户私人领域的认知与道歉态度,日后的“福利推送”思维注定还可能会延续。强制推送广告,已经是对私有财产的数字侵入。所谓“未来用更好的方式”,是否会改为全面占领手机端,变成一堆的“未阅读信息数量”,然后不手动关闭就每天提醒,客服电话也有一般会变成营销电话?

用户需要被企业关怀,但即使是无脑粉丝,也应该意识到被强行推送问题的危害性。企业可以把无休止的广告推到你的车端,那么普通个体能不能也把自己的意见推送到总经理办公室的投屏上呢?如果养了一堆法律顾问的企业也没有对私有领域的边界意识,道歉依然充满委屈,这该叫狂妄、幼稚还是装傻呢?

文|记者戚耀琪

图|微博截图